跳转到内容

客家大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客家採茶戲
客家大戲
表記
客家語漢字 客家大戲
客語白話字 Hak-kâ thai-hi
義民廟中元節祭典是客家大戲經常上演的地點與時機

客家大戲客家語拼音方案四縣腔:hagˋ gaˊ tai hi ;客家語拼音方案海陸腔:hag gaˋ tai+ hiˇ ),又稱「改良採茶戲「採茶大戲」,改良自中國大陸傳入的「客家三腳採茶戲」,在臺灣後受不同劇種與歷史脈絡發展成為大戲形式,為臺灣特有的戲曲劇種。

客家大戲隨著歷史有著不同的演出形態,如落地掃、內台戲、野台戲(外台戲),及轉型後的文化場演出,隨著傳播媒介興起,客家大戲先後進入電台、電視與劇場演出,因地制宜發展出多樣的表演形態。

客家大戲的演出是以「臺灣客話四縣腔」來發音,唱腔曲調以採茶戲原有的〈平板〉、〈山歌子〉等曲調為基礎,吸收其他劇種的唱腔曲調,發展成特有的音樂形態。

歷史沿革

[编辑]

三腳採茶戲

[编辑]

客家大戲是在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基礎上發展。客家三腳茶戲於清代隨客家移民傳入臺灣,據研究臺灣最早的三腳採茶戲藝人應是何阿文,依據何阿文後代所提供的戶籍資料及其活躍年代可推知,最遲在清朝光緒年間,三腳採茶戲已在臺灣出現[1],逐漸在客家聚落流行,在清末時達到鼎盛。[2][3]

三腳採茶戲的編制多為二人到三人不等,演員須扮演,劇目以文戲為主,表演以唱唸居多,少有身段,演出中團員演出外,也須兼任文武場樂手,被稱為「三腳戲」、「三腳採茶」、「三腳採茶戲」,演出組合也常以「三腳班」稱之。[4]

三腳採茶戲演出因地制宜,形式簡單,表演方式不搭舞台,採即席演出。早期演出多於農暇時,演員為業餘演出,多數會依附於廟會活動,以「落地掃」形式進行表演,或是跟著陣頭邊走邊演。[5]

三腳採茶戲演出劇目以「張三郎賣茶」系列最具代表性,包含:《上山採茶》、《勸郎賣茶》、《送郎梆傘尾》、《糶酒》、《問卜》、《桃花過渡》、《勸郎怪姐》、《茶郎回家》、《盤茶、盤堵》、《十送金釵》等十齣。[6]

三腳採茶戲於2012年由新竹縣政府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戲曲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為霓雲社客家三腳採茶戲團[7]

日治時期

[编辑]

日治初期,三腳採茶戲受到臺灣商業劇場興起,與中國大陸戲班來台演出的影響,吸收來自其他劇種,如亂彈戲四平戲京劇的表演內容,嘗試模仿其他劇種形式改造三腳採茶戲,逐步發展成演出人數眾多,講究舞台演出的大戲形式,進入商業劇場進行售票演出[2][8]

日治後期,因政府提倡皇民化運動,在1942年於皇民奉公會設立「臺灣演劇協會」,將臺灣劇團納人管理,臺灣傳統戲曲演出受到極大的限制,許多演員紛紛轉行,有些劇團為求生存改以「皇民化劇」、「新劇」、「改良劇」形式演出,雖配合政府規定演出,私底下躲避日本警察查緝,仍演出傳統劇目,但有許多劇團因皇民化政策解散。[3]

戰後時期

[编辑]

1945年後,客家戲班重新復蘇,重新進入內台演出,據研究當時活躍於內台的戲班約有數十班,戲班為培訓演員,雇佣亂彈戲、四平戲、京劇的演員進入戲班,教授新進演員身段與演出方式,其中京劇演員占大多數,因此吸收京劇演出特色,再加上揉合各劇種的相互觀摩、新興的電光娛樂效果,成就變化、彈性與包容性極強的客家大戲。[8][9]

演出盛況直到1960年代左右,電影娛樂進入戲院,逐漸取代戲院內的戲劇演出。從劇院撤出的演員轉往外台戲、廣播電臺賣藥團發展,但亂彈戲、四平戲的生存空間,受到往外台發展的客家戲班擠壓生存空間,原有在廟會酬神演出的機會,逐漸被客家大戲民間職業劇班所取代。[1][8][10]

1980年代起,政府針對無形文化資產進行調查研究,並補助民間戲班進行人才培育,舉辦文化公演活動,如「臺北藝術季—客家民俗藝術之夜」邀請三腳採茶戲於國父紀念館演出。於1987年鄭榮興召集客家大戲班「德泰戲劇團」演員班底、陳家八音班的樂師陣容,以「鄭榮興劇團」之名演出《王淮義買阿爸》,同場活動亦有「小月娥歌劇團」參演,此後客家大戲亦多次參與文化活動演出。[1][11]

2021年臺灣戲曲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設立客家戲科,以正規教育的體制培訓客家戲演員,並於2003年客家電視臺開播後,策劃客家大戲節目,吸引戲班投入演出。[1]

表演型態

[编辑]

內台客家戲

[编辑]

為了吸引更多觀眾,三腳採茶戲在進入內台後,發展出「相褒戲」的小戲型態,由於相褒戲源自採茶時男女的山歌唱答類似車鼓小戲,所以又被稱為「挽茶車鼓」。在完全商業導向的內台時期,採茶戲、歌仔戲、亂彈戲、四平戲、京戲什麼劇種都演,稱為「胡摻鬥」。[8][5]

外台客家戲

[编辑]

1950年代,由於各地戲院播放電影的比例逐漸提高以及電視的出現,於戲院演出內台戲的客家大戲劇團失去活動空間,客家戲藝人逐漸轉往以廟會酬神戲為主的外台發展,並學習扮仙戲,以應付民間廟會需求。[5]

廣播客家戲

[编辑]

1960年代,有一批客家採茶大戲藝人轉入電台,跟幾個以客家語群為主要消費地區的藥廠與電台合作,或自行組織表演人員,製作採茶大戲廣播節目。同時為促銷藥品,藥廠商人除在廣播節目空檔之中插播廣告,也讓所有的表演成員到各處演出兼促銷藥品。此種賣藥手段透過廣播事先向聽眾宣傳當晚的演出地點,而為了鼓勵表演者,藥商在賣藥活動中,除了提供演戲酬勞外,當晚所賣出的藥品,表演者還可抽成,幾位知名的客家採茶戲藝人都曾先後投入賣藥行列。[5]

電視客家戲

[编辑]

客家採茶大戲於1970年進入電視,由「金龍歌劇團」投資「台視」製作歷史故事的客家戲曲節目《龍虎競孝》,由臨時組織的「合眾電視劇團」演出,黃天敏任戲劇指導,「大中華歌劇團」老闆何禮輝擔任編劇,演員有黃秀滿(小生余文龍)、劉雪惠(江丞相千金)、徐玉妹(苦旦)、謝鳳梅(副小生)等人參與演出。[12] 於1972 年,中視推出一檔四集的採茶戲節目《惡無善終》,由新竹湖口人張庭訓領導的「中原電視歌劇團」演出,該戲根據白圭志小說改編。張庭訓召集「小美園」的演員班底,以及戲班樂師、民謠伴奏樂師組成的演出團隊。原本預計如電視歌仔戲一般,分段錄製戲齣,以一場戲八百元的酬勞邀集藝人參與,後來錄了幾集後,因故未能播出,採茶戲在 1970 年代進入電視台之路即告結束。[12]

客家戲再次以電視節目型態出現,要到2003年客家電視台正式開播後,當年度即製作「客家傳統戲曲」節目,此後每年約有兩檔新戲,每檔期由數個戲班輪流演出,每日播放半小時,五日播完一齣戲,每齣戲的長度約二個半小時,相當於一本外台戲的長度。新戲全數播完之後,再將舊戲重播一次,隔年再錄製新戲。播放時間大致分為兩個時段:下午六點半至七點,以及八點檔兩個時段。[13]

劇場客家戲

[编辑]

1980年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民間及政府紛紛開始重視維護傳承傳統戲曲,客家採茶大戲慢慢復甦,為開拓表演市場讓更多觀眾接受客家戲曲,從野台進入劇院、文化場,演出形式也開始進行調整。在舞台表演部分,吸收西方劇場的觀念,在音樂上增添豐富性,在整個表演結構上建立編、導、演的制度,使得客家採茶大戲能夠在大型劇場演出,延伸表演領域。[5]

文化場客家戲

[编辑]

隨著政府文教單位對傳統藝術的重視,或是民間廟宇的文化轉型,外台戲的演出逐漸出現由「宗教」活動轉變為「藝文」性質的「公演場」、「文化場」外台客家戲,具有文化推廣的功能。這類演出在戲台尺寸的規模、燈光音響的配置、布景道具的陳設以及字幕投影等硬體設備,相較於原生態的廟會演出都更為寬廣齊全,演出規模與品質也相對盛大講究。製作流程則比照「現代劇場客家戲」,有編導演、文武場及舞美等專業編制與技術分工。此類「文化場」、「公演場」的外台客家戲演出,呈現廟會外台與室內劇場的雙重特質,以傳承傳統戲劇的使命及互動開放的觀演空間為號召,往往吸引眾多民眾觀賞。[5]

表演特徵

[编辑]

音樂曲調

[编辑]

客家採茶大戲音樂曲調,可分為「客家系統」與「非客家系統」兩類,演出中以「客家系統」的〈平板〉(採茶調)為主要曲調,〈山歌子〉為次要曲調,其餘的「九腔十八調」則為點綴性的唱腔曲調。[14]

客家系統曲調

[编辑]

屬於客家系統的曲調有〈平板〉、〈山歌子〉、〈老山歌〉、〈小調〉及〈什唸仔〉等,其中〈平板〉是最重要且最頻繁使用的曲調,除了〈小調〉外,一般曲調可依劇情需要即興唱詞,演出中〈平板〉與〈山歌子〉會根據角色情緒變化做變化,使一個固定的曲調能唱出不同的情緒,演出的曲調種類如下:

  1. 〈平板〉:為客家採茶大戲運用最普遍的曲調,任何角色行當皆可使用,最頻繁使用此曲調的角色為苦旦。[14]
  2. 〈老山歌〉:多是丑角或非主角的角色使用,〈老山歌〉曲調旋律節奏自由,能夠表現輕鬆自在的情緒與氣氛[14]
  3. 〈山歌子〉:多是丑角、旦角角色,如員外、老婆子、少女等角色使用。其曲調為三音編制,旋律特色跳躍,經常在歡愉、快樂、喜悅的心情與氣氛下使用[14]
  4. 〈小調〉:多用於丑角角色,有固定的歌詞旋律,據研究,客家小調約有二、三十首,每首曲子各有不同韻味與主題。[14]
  5. 〈什唸仔〉:唱腔介於說、唱之間,常用於「公堂戲」上,歌詞以奉勸世人行善盡孝或敘述人生道理為主,又稱「勸世文」。

非客家系統曲調

[编辑]

非客家系統的曲調,來自於亂彈戲四平戲京劇歌仔戲等劇種,據研究原因有三種:客家採茶大戲演員部份來自於亂彈班、四平班或京劇班,保留原有習得曲調與唱腔;在採茶戲轉變為大戲時,亂彈戲、四平戲與京戲的演出劇目取材,演出中保留原劇目的曲調與唱腔;在客家採茶大戲興起前,原有流行的劇種為亂彈戲與四平戲,深受歡眾的喜愛,繼而延用續唱。以下略述外來劇種之唱腔種類。[14]

  1. 亂彈戲:亂彈曲調分為「福路」與「西皮」兩派,客家採茶大戲只吸收福路系統的曲調,較常用的有〈平板〉、〈二煥〉(也稱〈流水〉)、〈緊中慢〉、〈慢中緊〉、〈緊板〉、〈四空門〉等。[14]
  2. 四平戲:四平戲與客家人關係十分密切,藝人多稱其為「本地的」,或因其曲調唱腔系統稱為「西路」,運用的曲調有〈原板〉、〈快板〉、〈慢板〉等。[14]
  3. 京劇:藝人多稱其為「外江」或「西路」,常運用的曲調有〈西皮原板〉、〈二六〉、〈刀子〉等。[14]
  4. 歌仔戲:因大戲有機會到閩南村莊演出,所演出劇種多為歌仔戲,加上電視歌仔戲流行的影響,演員也運用歌仔戲曲調演唱,常用的曲調有〈七字調〉、〈都馬調〉、〈緊疊仔〉、〈更鼓反〉、〈文明調〉、〈留書調〉等。[14]

客家採茶大戲的演出曲調,仍是〈平板〉、〈山歌子〉為主體,只有在外台演出的「日戲」使用較多亂彈、四平、京劇以及歌仔曲調,演出中會考量劇中人物與劇情使用非客家系統曲調,如飾演歷史人物或是發瘋、情緒不穩的角色行當,或表現激昂憤怒的情境。[14]

樂器

[编辑]

客家採茶大戲樂器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樂器以胖胡(大椰胡)和二絃(殼仔弦)為主,胖胡不僅是客家戲曲的重要樂器,也是客家八音的伴奏樂器;二絃在其他樂種稱為「小椰胡」,屬高音拉絃樂器,此樂器也常在客家八音內擔任重要的伴奏樂器;武場樂器有通鼓(堂鼓)、鑇仔(小鐃、小鈸)、小鑼(碗鑼)、大鑼(本地鑼)、夾塞(竹板)與敲仔(梆子)。小鑼(碗鑼)是客家戲曲與八音樂隊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現今客家戲曲文場樂器還加入許多傳統樂器,如三弦、阮咸、秦琴等彈撥樂器以及笛、笙等吹管樂器[3]在外台(野台)演出時(尤其是酬神戲),文場多用電子琴來伴奏,部分劇團會搭配嗩吶伴奏。[14]

角色行當

[编辑]

客家採茶大戲的行當劃分與其他中國傳統戲劇大體相同,有生、旦、丑、淨。[5]其中「丑行」在客家戲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客家戲曲各行當中最能發揮客家的口語特色的角色。民間戲班對於丑角的分行也與其他劇種有所不同,有精丑、憨丑、文明丑、武丑、顛丑、老時丑等[15],是劇中的靈魂人物,劇情發展都維繫在丑角身上;而由女性扮演的「三八仔」一角,如同丑角作用,主要在劇中演唱客家小調。[15]

參見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蘇秀婷. 客家戲. 臺灣大百科. 2000-01-18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2. ^ 2.0 2.1 鄭榮興. 台灣客家採茶戲概說 (PDF). 臺大開放式課程.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21). 
  3. ^ 3.0 3.1 3.2 鄭榮興:《臺灣客家戲之研究》,臺北:國家,2016年。
  4. ^ 傳藝online-採茶山歌變客家大戲. magazine.ncfta.gov.tw.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邱慧齡:《茶山曲未央:臺灣客家戲》,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6. ^ 謝一如. 三腳採茶戲.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 [202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7). 
  7.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客家三腳採茶戲. 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7). 
  8. ^ 8.0 8.1 8.2 8.3 王璦玲. 客家戲曲簡介. 客家委員會-客家雲. 2017-01-24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9. ^ 蘇秀婷:《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10.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11. ^ 國際化,雙語編排,文化整合,全球華人的雜誌,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 客家本色,起班囉 復興客家大戲──鄭榮興.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 國際化,雙語編排,文化整合,全球華人的雜誌. [2023-09-01] (中文(臺灣)). 
  12. ^ 12.0 12.1 徐亞湘:《母女同行—阿玉旦、黃秀滿的客家戲曲人生》, 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11。
  13. ^ 客家電視台. 客家電視台.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中文(臺灣)).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劉美枝:〈第五章 採茶戲音樂〉,《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論述搞》。苗栗:苗栗縣文化中心,1999年。
  15. ^ 15.0 15.1 蘇, 秀婷. 客家戲丑行之學藝歷程與口語藝術─以「憨丑」張有財為考察對象. 戲曲學報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2015-03-01, (12): 75-100 –通过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