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檔案館 (建築)
NHK檔案館 | |
---|---|
成立 | 2003年2月1日 |
地址 | 日本 〒338-0844 埼玉縣川口市上青木3丁目12-63 |
坐标 | 35°49′39.7″N 139°43′16.3″E / 35.827694°N 139.721194°E |
館藏 | 廣播電視影音資料 |
所有者 | 日本广播協會(NHK) |
網站 | www |
地图 | |
NHK檔案館(日语:NHKアーカイブス/エヌエイチケイアーカイブス enu-eichi-kei ākaibusu */?,英語:NHK archives)是位於日本埼玉縣川口市綜合設施SKIP City內的一個映像資料館,由日本广播協會(NHK)開業於2003年。該設施是NHK紀念電視開播50週年紀念事業的一部分。
NHK的節目資料保存
[编辑]NHK在1951年設立了「音之圖書館」(音のライブラリー),蒐集保存民俗、傳統藝能、人物等領域的聲音素材[1]:111。1950年代後期開始,音之圖書館開始蒐集保存影像資料[1]:111。同時NHK在1957年設置了「放送資料部」(後在1959年更名為「資料部」),負責映像資料的保存業務[1]:110。當時使用膠片拍攝的節目和素材可多次使用的節目(以新聞、紀錄片節目為主)得到保存的機率較高。如旅行紀錄片節目《新日本紀行》有90%的集數得到保存[1]:110-111。而使用錄影帶拍攝的娛樂節目、電視劇則因當時錄影帶價格高昂,需反复利用而保存較少。例如1964年的大河劇《赤穗浪士》僅保存有一集。1963年之前的紅白歌合戰亦完全未有保存[1]:13。
1963年,音之圖書館更名為「放送文化財圖書館」(放送文化財ライブラリー),資料蒐集中心領域轉為影像[1]:111。1981年3月,放送總局設立了「放送素材保存委員會」,開始系統保存電視節目影像[1]:111。同時NHK將分散在資料部(新聞節目素材)、放送文化財圖書館(具文化價值的節目)、放送博物館(在廣播史上有價值的節目)、TOC(用於重播的節目)四處的影像素材集中至資料部管理,確立了現在NHK檔案館的雛形[1]:112-113。隨著影像資料的數量日益增加,保存空間不足成為新的課題。1998年,NHK制定了「映像檔案中心」的基本構想,並在翌年將這一中心定名為「NHK檔案館」[1]:113。檔案館用地則選擇在川口市的電台發射站舊址[1]:113。1997年開始,NHK將老舊的節目膠片和錄影帶轉為數位保存[1]:113。
NHK檔案館在2003年2月1日開始運用。膠片保管倉庫的溫度定在15攝氏度,濕度定在50%;VTR保管倉庫的溫度定在25攝氏度,濕度定在50%[1]:113。2007年3月時,NHK檔案館保存有61.2萬個節目,397,7萬條新聞影像資料[1]:113。
資料利用
[编辑]NHK自2000年4月開始播出《NHK檔案館》節目,令在過去播出的節目重新和觀眾見面[1]:115。在重播這些節目的同時,NHK對過去節目進行畫質修復,使得節目得以以更加鮮明的色彩播出[1]:116。
NHK檔案館設有節目公開圖書館,市民可免費觀看部分NHK檔案館的節目。2007年11月時,節目公開博物館收錄包括《大河劇》、《晨間小說連續劇》、《紅白歌合戰》、《NHK特集》在內的6115個節目[1]:118。除了節目公開圖書館之外,NHK檔案館亦設有迷你劇場、兒童區等對公眾開放的區域[2]。
參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NHKアーカイブ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HKアーカイブス的X(前Twitter)帳戶
- 番組公開ライブラリー検索(番組検索・施設所在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特集 その時、舞台裏では…アーカイブス編:NHKの番組保存の始まりは1980年代 NHKアーカイブ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特集 その時、舞台裏では…アーカイブス編:貴重な映像資産を次世代に伝える NHKアーカイブ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特集 その時、舞台裏では…アーカイブス編:保存番組を「番組公開ライブラリー」等で公開 NHKアーカイブ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特集 その時、舞台裏では…アーカイブス編:保存番組を「番組公開ライブラリー」等で公開 NHKアーカイブ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特集 その時、舞台裏では…アーカイブス編:ラジオ時代の貴重な資産 NHKアーカイブ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