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玛莉
外观
乔治玛莉是台湾第一张现金卡,英文名称为“George & Mary”[1][2][3],以台语的谐音“借钱免利(台罗:Tsioh-tsînn Bián-lī)”命名[2][3]。
历史
[编辑]1999年7月[2][1],台湾历经过亚洲金融风暴后,银行企业的金融获利逐渐紧缩[3],当时就任万泰银行董事长的许胜发前往日本考察时,发现日本获利前十大的大型银行企业中,有三家银行都靠小额信贷的放款业务方式获利[1];许胜发因此得到灵感,与儿子许显荣将这项金融获利方式引进台湾[2],首次发行了国内的第一张现金卡“乔治玛莉”[1]。
2001年,乔治玛丽现金卡问世两年后,万泰银行的获利攀上高峰,同时创下罕见的股价大涨八倍之奇迹,从此开启了台湾现金卡的先驱。之后其它银行业者纷纷投入双卡业务的开发并采取同样的命名模式,例如土地银行的“春娇志明现金卡”、华南银行的“转运Color现金卡”、台新银行的“Story现金卡”及中国信托的“Wish现金卡”等等[2][3]。
2005年,许显荣更引进外资-“奇异资融”,让万泰银行走向国际舞台[2]。但在翌年2006年,发生席卷全台的卡债风暴,逾80万人沦为卡奴,平均欠款超过100万台币以上[4]。2007与2008年,因全球金融海啸,万泰银行承受巨额亏损。
2007年年底,在金管会的斡旋之下,美国私募基金“SAC私募资本”及“奇异消费金融(GE Money)”以每股两元的价格,分别投入6.5亿美元及2.5亿美元、合计九亿美元(约新台币288亿元)参与万泰银增资,以力救万泰银行的财务窟窿,许家也因此被迫退出万泰之经营[5]。
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1.3 萬泰「喬治與瑪麗」卡大紅的秘訣 P.72. 今周刊. 2002-07-04 [2018-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2.5 萬泰銀 成敗都是現金卡. 苹果日报. 2008-01-26 [2018-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小心淪為「房債族」!從2005年卡債風暴看未來「房貸危機」>信用卡外,還有現金卡. 经济日报. 2017-12-14 [2018-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中文(台湾)).
- ^ 【蘋果調查】信用卡多恐怖?5位卡奴的沉痛告白. 苹果日报. 2015-12-16 [2018-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中文(台湾)).
- ^ 洪凯音、温建勋、吕淑美. 萬泰銀增資最後一天 SAC砸錢入主. 经济日报 (台湾). 2007-09-01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