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馬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馬大學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Roma "La Sapienza"
Studium Urbis
校訓Il futuro è passato qui(繼往開來)
創辦時間1303年
學校類型公立大學
校長Antonella Polimeni英語Antonella Polimeni教授[1]
職工人數8,000
學生人數112,564人[2]
校址 義大利羅馬
校隊CUS Roma
代表色   [3]
隸屬歐洲首都大學聯盟地中海大學聯盟、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ning、Partnership of a European Group of Aeronautics and Space Universities、CINECA、Santander Network
網站www.uniroma1.it
位置
地圖

羅馬大學義大利語Sapienza - Università di Roma,正式名稱為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Roma "La Sapienza",英語: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是義大利羅馬的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約15世紀初開始有「Sapienza」(智慧)的別稱,所以也譯為羅馬智慧大學[4]。它是一所中世紀大學,也是羅馬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現有11個學院,63個系,60個各級圖書館和21個博物館,先後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此學習或任教,3位沃爾夫獎得主,2位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得主以及眾多政商界人物。羅馬大學於1303年由教宗博尼法斯八世創建,至今有700多年歷史。1980-1990年代,羅馬大學分出一部分設立羅馬第二大學羅馬第三大學,為了同這兩個大學作區分,它亦稱羅馬第一大學

自建校以來,羅馬大學在古典學文化遺產考古學歷史學物理學天體物理醫學心理學法學等領域具有卓越聲望。在2021年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中,它的學術總體聲望排名世界第70位[5],在2021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羅馬大學共有21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位[6],在古典學與古代史領域排名世界第1,考古學領域排名第10,物理學排名第41,語言學排名第55,牙科排名第50-61,藝術與人文第65,建築、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牙科、歷史、法律、數學、現代語言、機械工程、藥學與藥理學、統計學、神學進入世界前100位[7];在2021年U.S. News全球大學排行榜中,羅馬大學在物理學領域排名世界第19,數學排名世界第32,土木工程排名世界第42,醫學排名世界第51[8]

羅馬大學擁有一百多座教學樓,有約三分之一分布在羅馬的大學城(Città universitaria di Roma)中,其餘的教學樓分布在羅馬的各個地區,由不同學院使用。羅馬大學為全歐洲學生註冊人數最多的大學(若包含遠距離教學則為第三大)[9],學生人數達111,000人。

校徽為一個六翼智天使,下方注有羅馬大學最古老的拉丁文名稱「STUDIUM URBIS」,URBIS是城,指代「那個城市」,即羅馬。[10]

歷史

[編輯]

1303年4月20日,教宗博義八世(波尼法爵八世)發佈教宗詔書獨一至聖》,在梵蒂岡城牆外的特拉斯提弗列地區設立羅馬大學Studium Urbis,招攬名賢,用以加強教廷與世界各地到訪羅馬的學者們的聯繫。羅馬大學逐漸發展,獲得聲望並得到羅馬地方政府的支持。

到了1431年,教宗恩仁四世進行徹底改組,授予教師和學生廣泛的特權,並下令大學成立法律,醫學,哲學和神學的四所學院。為籌集辦學經費,開徵葡萄酒新稅。這筆錢被用來納沃納廣場旁邊的Sant』Eustachio一處地產,即大學1935年前的校區智慧宮的所在地。同一時期的文件中使用了「Sapientia」(智慧)一詞來表示Studium Urbis以及附近的學校和學院。Sapientia/Sapienza一詞漸漸成為學校的名稱。

1527年羅馬之劫時,大學被迫關閉,部分教師和學生被查理五世野蠻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殺死。直至1534年,才由教宗保祿三世復校。

16世紀初,著名的文藝復興家族佛羅倫斯美迪奇家族的支持推動了羅馬大學的發展,洛倫佐·德·梅迪奇的兒子,教皇利奧十世洛倫佐·德·梅迪奇之子)、教皇克萊門特七世大力推動了羅馬大學的發展,全面贊助了大學在人文、藝術和科學領域的發展,召集了歐洲各地的著名學者到羅馬大學講學。文藝復興時期,羅馬大學成為歐洲文化和科學的重要中心,如1587年,伽利略帶著關於固體重心計算法的論文到訪羅馬大學,與著名數學家和曆法家C.克拉維烏斯教授交流,人體解剖學先驅巴托羅梅奧·埃烏斯塔基奧也任教於羅馬大學,1592年生理學家安德烈亞·切薩爾皮諾在羅馬大學發現了血液循環的證據[11]

1660年,羅馬大學搬到位於Corso Rinascimento的新址由著名建築師博羅米尼設計的聖依華堂。1670年,亞歷山大七世聖依華堂內創立亞歷山大圖書館(Alexanderine Library),即如今的義大利國家檔案館。當時,教皇將教廷學者派往巴爾幹半島希臘埃及阿拉伯地區,以獲取抄本、書籍、外語文獻和語法。在18世紀中葉,教皇本篤十四世引入了諸如實驗物理學,化學和高等數學等新的學科,將學位課程從三門提升到了五門:法律,醫學和外科,藝術和哲學以及語言。本篤十四世為大學增加了科學設備等資源。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精神傳到羅馬,羅馬大學的一些進步教授和學生試圖通過建立國家科學和藝術學院為大學提供新的設置,並使教學變得更具文化自主性,但均未成功。

1870年義大利王國軍隊佔領羅馬,天主教廷退居梵蒂岡城伯薩列里之戰(Bersaglieri)宣告了義大利統一,羅馬大學為義大利王國所有。羅馬大學開始了一段重要的改革時期,哲學家和教育家泰倫齊奧·馬米亞尼(Terenzio Mamiani)推動了羅馬大學向現代歐洲思想的新潮流進一步開放。

第一次世界大戰臨近之際,義大利加入協約國陣營,羅馬大學中再次出現反德國示威遊行,為了緩解衝突,校長阿爾貝托·托內利(Alberto Tonelli)被迫停課並關閉大學。戰爭給大學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1922年,墨索里尼內閣執政,法西斯主義加強了對大學的滲透。1931年,法西斯政府下令,羅馬大學所有教授必須宣誓效忠法西斯,對那些拒絕的人處以撤職停課的懲罰。在1200名義大利教授中,只有12名教授有勇氣拒絕宣誓。羅馬大學的基督教歷史教授Ernesto Buonaiuti、東方研究教授Giorgio Levi della Vida、數學和物理學教授Vito Volterra、古代歷史教授Gaetano De Sanctis拒絕宣誓並被當局撤職。隨著政治和學術風氣的惡化,很多羅馬大學教授前往美國。1938年,羅馬大學物理學教授恩里科·費米在獲得諾貝爾獎後迅速攜家眷逃往美國

1935年法西斯黨獨裁時期羅馬大學遷至馬切羅·皮亞琴蒂尼設計的大學城。這類建築是簡化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因墨索里尼喜愛而被稱為法西斯主義建築。校名中的Sapienza作為地理名稱遭到捨棄。

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浪潮中,政見不同的學生發生了暴力衝突。1966年4月27日,左翼學生Paolo Rossi在文哲學院前的樓梯上死亡。引起了廣泛抗議,校長Ugo Papi被迫辭職。1969年義大利政府在壓力下放寬了國立大學入學條件。

1980年校名中的Sapienza被恢復,同時義大利設立羅馬第二大學,1992年設立羅馬第三大學

近年排行

[編輯]
排名
全球排名
《泰晤士》世界排名[12]201-250
《QS》世界排名[13]171
《US NEWS》世界排名[14]119
《ARWU》世界排名[15]151-200
世界領域排名
《泰晤士》領域排名-藝術人文[16]84
《泰晤士》領域排名-生命科學[17]301-400
《泰晤士》領域排名-健康科學[18]251-300
《泰晤士》領域排名-物理科學[19]126-150
《泰晤士》領域排名-社會科學[20]251-300
《泰晤士》領域排名-工程學[21]176-200

根據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該校綜合排名171。其中古典學古代史科系排名世界第1,考古學排名世界第10,物理學排名第41,語言學排名第55,牙科排名第50-61,藝術與人文第65。[22]

著名校友

[編輯]

政治與商業

[編輯]

人文與藝術

[編輯]
  • 加布里埃爾·鄧南遮:唯美主義詩人,劇作家,冒險家,義大利民族主義者。曾率領2000人占領阜姆。著有《死亡的勝利》、《火》、《無辜者》等。
  • 喬治·阿甘本,義大利當代政治哲學家,以其探討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和牲人(homo sacer)的著作聞名。
  • 朱塞佩·圖齊,歐洲藏學研究和東方學研究的奠基人,在語言學、音韻學、喜馬拉雅藝術等領域具有傑出建樹,通曉梵語、孟加拉語、巴利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漢語、藏語,可熟練運用十多種語言。20世紀初曾前往西藏進行長期調研。
  • 保羅·馬蒂爾(Paolo Matthiae),義大利考古學家,兩河流域考古專家,1974年發現艾布拉文書Ebla tablets),該文書推進了楔形文字被破譯。
  • 蘿拉·比亞焦蒂(Laura Biagiotti),時裝設計師。畢業於羅馬大學考古系,後繼承母業成為時裝設計師,擅長以絲綢和柔軟織物設計時裝,有"donna bambola"和"Queen of Cashmere"之稱。她是第一位獲得歐洲女性大獎和馬可波羅獎的設計師。
  • 路伊吉·皮藍德羅(Luigi Pirandello,1867-1936),義大利劇作家、小說家,193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 貝納多·貝托魯奇,著名編劇、導演。代表作《末代皇帝》、《巴黎最後的探戈》、《戲夢巴黎》。《末代皇帝》獲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等九項大獎,曾獲金棕櫚獎終身成就獎。
  • 卡洛·維爾多內(Carlo Verdone),電影編劇、導演。代表作《絕美之城》、《麻煩您啦》、《奢華奇妙之旅》。
  • 馬切洛·馬斯楚安尼,演員。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坎城電影節影帝、威尼斯電影節影帝和歐洲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

數學與科技

[編輯]
恩里科·費米

工程與建築

[編輯]
  • 莉娜·波·巴蒂(Lina Bo Bardi),畢業於羅馬大學建築系,義大利傑出的建築師。後移居米蘭創辦工作室,參與編輯雜誌。後移居巴西,在巴西聖保羅等城市有重要的建築作品,被譽為以一己之力促成拉美建築現代化的建築師。其丈夫Pietro Maria Bardi 是一位藝術史學家,為聖保羅美術館創辦者和首任藝術總監。
  • 馬西米拉諾·福克薩斯(Massimiliano Fuksas),義大利建築師。設計有米蘭新會展中心(2002~2005)、法拉力總部( 2001~2003)、義大利國會大廈。(1998~2008)、香港和上海的Armani旗艦店、位於上海浦東的國際貿易中心以及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站樓等。
  • 布魯諾·賽維(1918年1月22日-2000年1月9日)畢業於羅馬大學建築系,並留校任教。是義大利建築師、建築評論家、建築史學家。師從格羅皮烏斯,著有《現代建築語言》。
  • 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 1935—1994)畢業於羅馬大學建築系,義大利最傑出的建築史學家、理論家之一。創辦包括CASA BELLA在內的多種雜誌。1968 年出版其第五本著作《建築學的理論與歷史》引發轟動。
  • 卡洛·艾莫尼諾(Carlo Aymonino)畢業於羅馬大學建築系,是著名法西斯建築師Marcello Piancetini的侄子。戰後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和教育家,新理性主義建築師。1976年擔任威尼斯建築大學校長,創辦該校建築批評和歷史分析專業。榮休後任羅馬古蹟委員會委員。
  • 萊昂納多·本奈沃洛(1923年9月25日-2017年1月5日)是義大利建築師、規劃師和歷史學家。他視野廣闊,寫作嚴謹,是20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建築與城市歷史學家之一。
  • 皮埃爾·路易吉·奈爾維(Pier Luigi Nervi),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結構工程師和建築師之一,因為對混凝土技術、薄殼結構(thin-shellstructure)、鋼絲網混凝土、混凝土工程預製構件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應用,奈爾維又被稱為「混凝土詩人」,後執教於羅馬大學建築系,曾執掌哈佛大學諾頓教席(The Charles Eliot Norton Professorship),榮獲1964年AIA建築金獎英國皇家建築學會金獎

校區

[編輯]
1935年建造的大學城 (Città universitaria),1938年攝
智慧宮 (Palazzo della sapienza),16世紀 - 1935年的校址

羅馬大學共有7個校區,擁有大學城校區作為主校區,並在拉齊奧大區擁有5個校區,以及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有1個校區。

大學城

[編輯]

建於20世紀30年代,在法西斯時期,由一群義大利理性主義建築師法西斯風格代表人物Marcello Piacentini的監督下建造。大學城是墨索里尼都市更新計畫的一部分,在這一階段羅馬興建了大量此類建築,包括EUR區和忒米尼車站。和忒米尼車站一樣,直到戰後第二期工程才結束。後者以理性主義風格為主。大學城於1935年3月31日在維克托·艾曼紐三世國王面前揭幕。

大學城主入口位於Piazzale Aldo Moro(原Piazzale delle Scienze),5號,西鄰義大利空軍司令部。北鄰翁貝托一世醫院。進入正門後走入密涅瓦廣場piazzale della Minerva上的青銅雕像是古羅馬司智慧與戰爭的女神密涅瓦(相當於古希臘的雅典娜),雕像是Arturo Martini的作品,放置在水池內的基座頂部。雕像位於主樓前面,主樓正面是Marcello Piacentini的典型作品。主樓正面為校長室,亞歷山大圖書館和大會議廳,羅馬大學亞歷山大圖書館是義大利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古文獻圖書館。右側是Palazzo di Lettere,它是文史院系的主要所在地,而在左側是Palazzo di Giurisprudenza,那裡是法學,政治學和統計科學學院所在地。密涅瓦廣場右側是由GiòPonti創建的數學系樓,建於1934年,密涅瓦廣場左側是地球科學系,是地質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的所在地。在大學城內還有幾個酒吧,裕信銀行和郵局,有許多圖書館和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另有一間教堂,託付給耶穌會的牧師。

其他校區

[編輯]
  • 奇維塔韋基亞校區(Civita Vecchia): 奇維塔韋基亞學部(Polo Universitario di Civitavecchia)。
  • 拉蒂納校區(Latina): 拉蒂納學部(Polo Universitario di Latina)
  • 波梅齊亞校區 (Pomezia): 波梅齊亞學部(Polo Universitario di Pomezia)
  • 列蒂校區 (Rieti): 在Sabina Universitas內部。
  • 布宜諾斯艾利斯校區(阿根廷): 經濟學院布宜諾斯艾利斯校區(Facoltà di Economia – Sede di Buenos Aires)。

配套設施

[編輯]

教堂

[編輯]
Chiesa della Divina Sapienza

大學城內設有Divina Sapienza教堂。

體育中心

[編輯]

羅馬大學的運動場館由Centro di servizi SapienzaSport統一管理[24]

博物館

[編輯]

羅馬大學擁有21個博物館和大量藏品,有Polo museale統一管理[25],其中包括具有傑出的歷史藝術和技術科學價值的收藏品,這些收藏品由古代科學發現,樣品,儀器和文本組成,包括無數高價值的獨特作品,這些作品經常為過去的大師遺贈。

  • 比較解剖博物館
  • 病理解剖博物館
  • 伊特魯里亞和古義大利古物博物館
  • 人類學博物館
  • 古典藝術博物館
  • 當代藝術博物館
  • 採礦藝術品和礦床博物館
  • 化學博物館
  • 植物標本博物館
  • 物理學博物館
  • 液壓系統博物館
  • 商業博物館
  • 植物園
  • 人類起源博物館
  • 地球科學博物館
  • 醫學史博物館
  • 埃及和近東博物館
  • 動物學博物館


院系設置

[編輯]

羅馬大學分為11個學院,1個研究院:

  • 建築學院
  • 經濟學院
  • 醫藥學院
  • 法學院
  • 工業與民用建築學院
  • 信息與數據科學學院
  • 文哲學院
  • 口腔醫學院
  • 精神醫學院
  • 數學,物理和自然科學學院
  • 政治與社會學院
  • 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

建築學院

[編輯]

建築學院成立於1920年,是義大利成立的第一所建築學院。

  • Borghese區:Piazza Borghese, 9
  • Flaminia區:Via Flaminia, 70
  • Gianturco區:Via E. Gianturco, 2
  • Gramsci區(Giulia別墅)Via A. Gramsci, 53。中央建築圖書館所在地,是義大利規模最大的建築領域圖書館。

文哲學院

[編輯]
米拉菲奧里別墅

總部位於米拉菲奧里別墅(Villa Mirafiori)。由於2010年底大學的結構重組,該學院取代了以前的哲學,人文,人文和東方研究學院。

  • 馬可波羅樓(前郵局Ex Poste):Via Circonvallazione Tiburtina,4。於2017年11月24日落成,設有歐洲,美國和跨文化研究所,大學語言中心和東方研究所。
  • Ex Vetrerie Sciarra:Via dei Volsci, 122
  • Villa Mirafiori:Via Carlo Fea, 2。曾是義大利國王維克托·艾曼紐二世的情婦,冷泉和米拉菲奧里女伯爵Rosa Teresa Vercellana的羅馬別墅,為新文藝復興風格,建於1874-1878年,1980年移交羅馬大學。用作哲學系,俄語和北歐語言系教學樓。
  • 心理學系 - Via dei Marsi,78
  • 護理學系 - Arcispedale di Santo Spirito in Saxia, Lungotevere in Saxia 1

藥妝與藥學院

[編輯]

義大利藥學重要的研究機構,由9個系組成。

藥學院

[編輯]

源於中世紀教皇國的藥房研究,1808年列入羅馬教會學院(l'Archiginnasio Romano)的課程,1872年正式設立羅馬大學藥學系。

土木工程與工業學院

[編輯]
工科樓

第一所工程學院誕生於1817年10月23日羅馬教皇庇護七世的法令「水和道路公共工程的管理規定」;模仿歐洲兩所最著名的工程學校維也納理工學院和巴黎理工學院設的模式創建的。研究領域涵蓋交通運輸、軌道、安全工程等領域。

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院

[編輯]

它於2010年11月1日誕生,是由計算機科學和信息工程領域的工程與數學,物理和自然科學學院與先前的統計科學學院合併而成。有4個部門。

經濟學院

[編輯]

經濟學院成立於1906年,旨在培訓公職人員,位於大學城外,地址為del Castro Laurenziano 9。

法學院

[編輯]

法學院是羅馬大學最古老的學院,它是在1303年大學誕生的同時成立的。在文藝復興時期,它成為民法、刑法領域的中心。該學院至今仍是歐洲法律研究領域的重要機構。

社會和傳播學院

[編輯]
  • Via Salaria,113
  • 位於Via Principe Amedeo,184的前軍營的一些教室。

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

[編輯]

軼聞

[編輯]

傳說和校內的密涅瓦女神對視後會導致無法畢業。義大利的大學大多有類似迷信,比如米蘭學生沒畢業不能登米蘭大教堂博洛尼亞學生不能登雙塔。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存档副本. 科學網.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2. ^ Anagrafe Nazionale Studenti. miur.it. [2015-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8). 
  3. ^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 Identity Guidelin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5). 
  4. ^ Official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name and logos writing guidelin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1-17.
  5. ^ La Sapienza nelle top 200 della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21. 羅馬大學.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6. ^ La Sapienza si conferma leader mondiale degli studi classici nel ranking QS 2021. La Sapienza. [2021-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7. ^ University highlights. QS世界大學排名.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8. ^ US news universities ranking.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9. ^ Chi siamo - Sapienza - Università di Roma. uniroma1.it. [2015-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10. ^ logo of Sapienza (PDF).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1-06). 
  11. ^ La storia. Sapienza-Università di Roma.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2). 
  12.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13.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5.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5. 
  14.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15.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16. ^ Top 100 arts and humanities universitie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17. ^ Top 100 Life Sciences universitie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18. ^ Top 100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19. ^ Top 100 physical sciences universitie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0. ^ Top 100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ie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1. ^ Top 100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2. ^ 存档副本. QS ranking.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 
  23. ^ ANSA. Consegnato il Premio Wolf a Giorgio Parisi. ANSA. [2021-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6). 
  24. ^ HOME | Centro di servizi SapienzaSport. web.uniroma1.it. [2024-05-25]. 
  25. ^ Polo Museale Sapienza | Polo museale. web.uniroma1.it. [2024-05-2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