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接口模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系统的设计时刻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Client的实例instanceClient希望使用另一个对象instanceX提供的服务service,但在设计时刻并不能确定对象instanceX究竟属于哪个类。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将对象instanceX提供的服务service抽象为一个接口ServiceProvider,然后让对象instanceClient通过持有接口ServiceProvider的实例来使用服务service。这种通过接口间接获得服务的解决方案就是接口模式

接口模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的形式:不止用一个接口抽象一个对象提供的服务,还可以用一组接口抽象一群对象的交互。

效果

[编辑]

接口模式有如下效果:

  • 类Client不直接依赖于任何实在(concrete)的服务提供者,而仅仅依赖于轻量的接口,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耦合程度。
  • 因为接口将服务独立出来,服务的提供者就可以变化。
  • 因为引入了接口来间接提供服务,所以设计方案变得更加复杂。

评论

[编辑]

接口模式直接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之一:“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许多其他的模式都应用了接口模式,只不过更为特殊。下表列出了作为接口模式特例的其他模式,并且指明了这些模式将哪些服务抽象为接口。

模式 抽象为接口的服务
代理模式 对对象的访问
抽象工厂模式 创建对象家族
生成器模式 创建多个对象的组合
工厂方法模式 对象的实例化
原型模式 对象的实例化
单例模式 类的唯一实例的创建
命令模式 对请求的处理
迭代器模式 对成员的遍历
观察者模式 因目标(Subject)发生变化而作出反映
状态模式英语State pattern 状态与状态的变化
策略模式 算法、策略
访问者模式 作用于一组对象上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