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于穎 (明朝)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于颖(?年—?年),字瀛長,號長公,鎮江府金坛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天啓七年(1627年)丁卯科應天府乡试舉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五年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本年升员外郎,管南京河道,开邳州以下黄河五十里,起自直河口,筑堤百里,工程竣工後,升工部郎中。八年升任西安府知府,奉旨留任,十一年升顺德府知府[1]。後起复补浙江绍兴府知府,升本省督粮道,兑運有功。弘光元年(1645年)改分守宁绍道[2],清军入浙江,起兵抗清,鲁王监国,晋升按察使行巡抚事,再晋右佥都御史、督師,驻守渔浦。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義軍兵潰,由海道逃回京口,出家为道士,杜门不出[3]

著作

[编辑]

著有《拂黛斋稿》。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崇祯四年辛未科三百五十名进士履历》:于穎,長公,春秋房,戊申二月初二日生。金坛人,丁卯一百四十四,會一百五十一,二甲二十三名。兵部政,壬申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本年升员外,管南河,乙亥升西安知府,奉旨留任,戊寅升顺德知府。曾祖明照,都察院都事。祖玉鳴,恩贡。父之緒,训导。
  2. ^ 《金坛县志》:于颖,字瀛長,授工部主事,以员外郎差都南中河道,开邳州以下黄河五十里,起自直河口,筑堤百里,工竣,升郎中,授顺德知府。招抚流移,不遗余力。起复补绍兴知府,后升本省督粮道,兑運有功,改分守宁绍道。
  3. ^ 《鮚埼亭集》卷第二十六:《明浙撫右佥都御史前分巡寧紹台道金坛于公事略》:于公讳颍,字颍长,一字九瀛,南直隶金坛县人,崇祯辛未进士。累官尚书工部员外郞,知直隶顺德府,再知陜之西安府,以事罢官。寻复起为尚书工部郞,知绍兴府。越人最重在水利,前此以贤太守著者东莞彭公谊、浮梁戴公琥、富顺汤公绍恩。至汤公筑三江应宿闸以泄水而越之水乃大治。然三江闸在下流,能泄水不能引水,能御潦无以处旱。崇祯之末适苦旱,左都御史刘公宗周家居谓惟通麻溪坝,更于坝之上流通茅山闸,则可以引潮抽咸蓄淡而岁虽旱不为灾,及其潦也则闭之,是皆本浮梁戴公成规也。诸绅余公煌、姜公一洪以为良策,而萧山愚民挟形家之言阻之,万方极口詈。刘公时持节,分巡浙东者为余公鹍翔以谘公,公曰总宪之言是也,下官当力任之,乃捕萧山之梗令者杖而梏之,事得集。旣集,连年虽大旱不为灾,民乃翕然,更诵公。公虽为太守,然毎事必谘于刘公,若弟子者。乙酉迁分巡宁绍台道。马士英以太后至浙江,刘公泣谓公曰事乃至此,若非斩士英无以收旣溃之人心,公于是再疏请诛士英不报。刘公又曰明府竟申大义于天下可矣。公自以外臣未可擅杀宰相,不果行,乃与刘公东归谋结姚之熊公汝霖共起兵,而王师已入杭,刘公绝粒,公亦入云门山中观变。通守张愫以城迎降,贝勒卽令之知绍兴府。会义兴伯以苍头军起,斩张愫遣民迎公。公驰至,望城哭。城中人曰于公来吾事济矣。初公密使前指挥朱寿宜、朱兆宪等募兵,是日各帅至,而前副将刘穆募兵五百至,前参将郭惟翰、都司金裕募兵五百至,前守备许耀祖以官兵五百至,前指挥武经国募兵六百至,前太仆来方炜、前职方来集之亦各以兵至。公乃以小舟挟短童,而西萧之新令陈瀛岀谒,公执之。贝勒之使以榜至,公又执之,焚其榜,鸣鼓会众誓于都亭,闰六月十三日也。公遂以五百人夜赴固陵,前所遣诸生庄则敬等以江船百余艘至,王师在西岸未之知也。公兵无甲乃借絮衣于固陵之民,各一冲潮径渡,萧人沈振东为之导,尽驱西岸之船,而东至中流王师始知之,则无所得船。公军上东岸大噪,遂画江而守,一军扼潭头、一军扼桥司、一军扼海门、一军扼七条沙,于是王师拽内河舟百余于江,又札木排填土拟东渡。公复遣死士陈胜等沈其舟,会风作木排飘向东岸,各营勾致以为用,时以为神助。公谓诸将曰,杭巳有重兵,攻之不易,莫若于下流由桥司入海宁岀海盐以通震泽,上流由潭头入富阳通余杭以扼独松关,昨闻海宁兵巳起而富阳尚为口将郞斗金所据,不可坐视,乃遣刘穆夜袭之遂通余杭之道,故余杭令邱若浚,与瓶窑前副将姚志卓来会,刘穆驻师淸风亭以为援。王师突至复入富阳,义士刘肇勷等死之,王宗茂阮维新等力战,公自渔浦渡江救之,富阳复定,于是方国安得驻七条沙江干立国,王师所以不能遽渡者,以公之取富阳也(或以为张公国维之功者非)。监国至越,晋公按察使行巡抚事,巳而晋公右佥都御史督师,公自为一营守渔浦。时正兵为方、王二家,义兵为孙、熊、章、郑、钱、沈六家,杭人陈公潜夫等以客兵别为数家,而公参处其间,然内外交讧,争兵争饷,公以守土臣悉力支拄,则视诸公为最苦,王之仁尢恶。公一日会于潭头语次,之仁拔剑拟公,马士英以身蔽,公得免。巳而闻王师且自海道至,乃移公守三江口,公先巳三疏辞官不许,至是连章陈危急,而方兵走列戍溃,公扈从不及,由海道还京口黄冠杜门不岀,乃公保身之哲又自有不可及者。己亥,海师入江,京口失守,荐绅以及诸生云集其营,公独以事未可知避之山中,及师退,京口士大夫之祸最烈,而公高卧竟无恙。公之去越巳踰百年,志乗以嫌讳不为公传,吾乡林都御史时对尝传公,今亦不可得见,其能言公之事者鲜矣。萧山愚民遂闭麻溪茅山二水口不复为通,诸遗民如陈先猷辈力争之不能得,可叹也。予掌敎蕺山,尝欲卽精舍中为公谋一席之祀,以辞归不果,爰采摭诸野史以为事略一篇,上以着公之大节,下以志越中水利所关,后世之稽古者定有览于斯文。
官衔
前任:
楊本鍼
明朝順德府知府
崇禎年間
繼任:
汪國策
前任:
王孫蘭
明朝紹興府知府
1642年-崇禎年間
繼任:
朱介